第997章 一锤定音-《血之孙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我甚至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吴王国,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,是为一个崭新的政权!

      其三,一旦称王便可以凝聚人心,从此我的治下、麾下便只为我一人效力。

      日后,他人对我是忠是奸,甚至别有用心之人都能一眼便知。

      至于称王的坏处却也显而易见,同样有三点:

      其一,我和曹操都称王了,那么其他诸侯和异族呢?

      届时,天下将会有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?

      如此一来,大汉也就等于是彻底亡了,我却绝不能去背这口锅!

      其二,我的麾下尚有对大汉心怀憧憬之人,比如诸葛亮。

      倘若我称王,其必然心寒,说不定我也会与这一大才失之交臂。

      其三,在称王后,就意味着我前期苦心经营的大汉忠臣形象从此毁于一旦。

    
  日后,天子将会怎么看我,天下人又该怎么看我?

      对于这些问题,陶侃却是提出了可以先称国公,这一缓兵之计!

      国公和诸侯王之间,别看差距挺大,其实权力和好处是差不多的!

      我一旦被封为国公,虽然名义上封地更大、权力更大,但却依旧是大汉的臣子!

      如此一来,我的形象依旧还是大汉忠臣的形象,反而称王的好处还一概不少!

      再者,曹操在三年前就被天子封为魏公了,此举早有先例。

      因此,我就算现在再被封为国公,也就不算是冒天下之大不违了!

      至于第三点,我麾下依旧有许多人希望我继续参与讨伐大秦之事,和曹操再建联军。

     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,眼下对刘裕、陈霸先的攻略行动即将开始,我又如何还有实力去帮着曹操一起打异族?

      可不打又好像确实不行,一是会让有些人感到失望,二是在天子面前也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  天子可是一直寄希望于我的,我却让他失望,这又算什么事?

      可陶侃的提议就是好,让我干脆把邓艾所部暂时借给曹操,让我混个参与讨伐大秦的名头。

      如此一来,我在我手下面前可以有所交代,日后派人出使许都在天子面前也好说话。

      再者,武关十分重要,倘若不如此做,等到我方和曹操方进行交接之时也确实麻烦!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