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9章 蜀军换帅(上)-《血之孙吴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王仲德带着三十几条走舸,在叛军大营内忙活了半天,最终救下了六十余人。

      这些幸运儿大多是军官,也就是襄阳城中的大族、大户,偏偏死的大多是普通青壮。

      虽然如此,但也不是这些大族出身的军官运气好,实在是他们平日里居住的环境比之小兵要更甚一筹。

      军官住大帐,小兵住小帐,大帐和小帐的区别可大着呢!

      大帐的四周和中央都有一根大柱子支撑,小帐的四周则是只用钉子固定,二者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  大水到来,大帐和小帐都被大水卷走了,唯独大帐中的柱子依旧屹立不倒。

      正是得益于此,军官们靠着大柱子才没被卷走,最终才得以活了下来。

      之后,王仲德下令将幸存者全部带回襄阳,然后带着十几条空船继续向着吴军大营进发。

      两地相隔近十里,一路上都是浑浊的洪水,乃至于汉水的流域面积都增大了。

      原本襄阳城距离江边有近二十里,这一下子,襄阳城直接就变成临江的城池了。

      此时,吴军大营就如同汉水中的一座孤岛,放眼望去居然没被大水彻底淹没!

      “走!去看看!”王仲德一声令下。

      另一边的刘封却是十分兴奋,此时天也不下雨了,大水也过去了。

      虽然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水,但身在走舸之上,刘封仿佛置身于昔日的荆州水师上一样。

      他下令所在走舸先行,很快就将其他走舸落在了身后,居然朝着吴军大营“身先士卒”!

      此时,吴军大营内十万余将士全都在忙活着,一半人在四周围垒着沙袋,一半人则在营内不停地勺着水。

      正是有了十万余人的努力,吴军大营才不至于被大水淹没,反而成为了方圆十余里内唯一的干燥地。

      “有人来了!”就在这时,有将士在高呼。

      原来,王猛担心蜀军趁机前来,于是在重新竖起的箭塔和瞭望塔上安排了将士负责警戒。

      听到喊话声,将士们全都停下了手头工作,纷纷朝着将军们的所在之处望去。

      “来了多少人?”王猛朝瞭望塔问道。

      “回军师,来了几条走舸!”负责警戒的将士回答道。

      “不必理会,传令下去,来者不过区区几条船、几十人,命将士们继续工作!”王猛下达命令道。

      “喏!”

      其实并非是王猛不想理会,实在是弓箭受潮暂时都无法使用了,至于投矛也早就用完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