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3章 翻山越岭-《血之孙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二是北边的阳平关,一旦将之拿下,那么益州腹地之间和汉中、武都的联系就会被彻底切断了。

      只可惜此去阳平关的道路更加难走,后面的路基本都是栈道,且阳平关实在易守难攻!

      如果是偷袭,那么走过栈道之后也有可能成功的,可万一不成功呢?

      到那时,五溪军不就白忙活了吗?那还考虑阳平关干嘛?

      因此,王猛眼下就只有第三个选择最靠谱了,那就是攻打梓潼、剑阁,从而直取成都!

      此时,大军距离梓潼不过百余里,急行军两日便可抵达。

      由于梓潼地处巴蜀腹地,前线又有阆中挡着,因此巴蜀腹地几乎没有多少守军。

    
  虽然梓潼、剑阁的情况和阳平关差不多,但毕竟赶过去相对容易,因此才成为了最佳选择。

      再者,不管王猛他们怎么行军,对巴蜀腹地的各座城池、关隘来说都算是突袭了。

      由此可见,王猛他们此去偷袭梓潼、剑阁的成功率很大,且一旦成功之后回报也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  届时,他们就将直取成都,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成都平原!

      想到这里,王猛立即有了决断,大军也随即出发。

      只可惜,他们这一路上随身携带的粮草有限,且在翻山越岭之时早就吃完了。

      在大山里,他们有啥吃啥,甚至常常饿肚子。

      不过五溪军不仅擅长山地作战,且十分善于在野外生存,因此温饱还是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  可是王猛毕竟是个汉人,因此这一路上也没少吃苦,可越是这样就越是让沙摩柯他们感到佩服。

      原本五溪军只是迫于王猛的身份、地位才听从命令,可是这一路走来,王猛却也深深地让五溪将士们折服了。

      尤其是王猛都四十多岁了,又不是小年轻,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甚至都可以叫作老朽了。

      结果王猛这个老朽硬是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坚持了过来,不仅从不喊累喊苦,甚至还常常帮助其他人。

      这让五溪将士们都发自内心地认可了王猛,王猛也为他们讲述了主公创业的不易,从而五溪将士们对吴国的归属感越来越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