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6章 中原乱局(下)-《血之孙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此时,我正在西陵,随后便下令派遣了官吏过去。

      另一方面,此时的到彦之所部早就搭建好了浮桥,从而北狩军团得以轻易渡河。

      之后,到彦之又率军一路向北,充当起了北狩大军的开路先锋。

      结果倒好,正在下坯的桓温又被吓了一跳,只以为我军是去攻打他的。

      早在前年的夏口之战和钟离之战,再到吕蒙、董袭白衣渡江之后,桓温已经被一连串的败绩给吓破了胆。

      何况他手里也没兵,两员大将一个加入了魏军,一个又投了南齐。

      本人又和儿子桓玄一个在下坯,一个在东海,因此身边无人可用。

      在这种局面下,桓温压力山大,并且只能惶惶不可终日。

      眼下,桓温面临着生死之危,因此只能有四个选择。

      一是北逃兖州,不过桓温害怕路上遇到秦军,因此直接就放弃了。

    
  二是北逃青州,不过中间还隔着彭城、琅琊二郡,这可是泰山军的地盘。

      虽然臧霸已经率军去了兖州协防,但孙观还在,因此桓温也是去不了的。

      三是就当不知道吴军北上,反正他现在也只是个文官,对吴军也没有威胁了。

      可如果吴军真的是来攻打他的呢?

      到时候只要吴军一到,下坯必然沦陷,那么桓温又要当一回俘虏了。

      因此,由此引申出了第四个选项,那就是直接投降!

      毕竟直接投降,和被抓到做俘虏,二者之间的待遇可不一样!

      再何况,原本桓温就是曹操的老小弟,可现在听说曹操已经死了。

      既然曹操已经死了,那么桓温也没必要再夹在两强之间,做文官充当什么缓冲区了。

      再者,人家隔壁萧衍都已经跑了,跑去了青州。

      虽然桓温的官爵比萧衍高,但人家萧衍这个豫州刺史,好歹原先地盘比他多。

      结果萧衍都跑了,桓温就这一亩三分地,你说不投干嘛?

      于是乎,到彦之率领的先锋部队刚到谯郡北部,结果桓温就派人来主动请降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