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1章 苏峻之乱(上)-《血之孙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随后,朝廷便下诏要召苏峻为大司农,加散骑常侍,位特进,并将兵众交给其弟—苏逸统领。

      之后,苏峻上表要求让他改镇青州一荒郡,但庾亮不准。

      苏峻知道不能改变,但担心庾亮这次其实是要加害他,在赴召的犹豫间,参军—任让建议苏峻起兵。

      同时,阜陵县令—匡术也劝苏峻起兵,只是苏峻并不应命。

      苏峻也知道祖约怨恨朝廷,于是派参军—徐会去推崇祖约,并请他与他联手讨伐庾亮。

      祖约知道后十分高兴,谯国内史—桓宣知道后劝阻,但祖约不听。

      之后,便派侄儿—祖涣和女婿—许柳与苏峻会合,正式起兵。

      温峤知道苏峻不应命后,便立即打算率兵入卫建康,同时三吴亦有义兵。

    
  但庾亮都不许,更答复温峤不要赴京。

      后任命卞壸为尚书令、领右卫将军;

      会稽内史—王舒行扬州刺史事;

      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等诸郡军事,以防备苏峻。

      尚书左仆射—孔坦和司徒—司马陶回向司徒—王导建策,建议在苏峻未来到以前阻截阜陵并守当利口,令苏峻军不能渡江,并可借朝廷兵多而一战决胜。

      又言——即使苏峻不进攻,守军也能进逼历阳;但一旦苏峻先到,人心就会惊慌,难以与苏峻抗衡,请求把握时机。

      王导虽然同意,但决策的庾亮不接纳。

      不久,苏峻将领—韩晃和张健攻陷姑孰,并夺取当地盐米,庾亮这才后悔。

      随苏峻军逼近,京师戒严,庾亮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。

      庾亮弟—庾翼白衣领数百人守石头城,又命左卫将军—赵胤为历阳太守,又命左将军—司马流守慈湖,用以对抗。

      另一方面,宣城内史—桓彝亦领兵反抗苏峻,在芜湖击败苏峻别军并进据芜湖。

      徐州刺史—郗鉴亦打算领兵南归,保卫建康,但庾亮以防备北方为由不允许。

      温峤于次年进屯寻阳,但司马流在慈湖被韩晃击败被杀,桓彝随后亦于芜湖被韩晃击败,退守广德。

      苏峻则进一步逼近建康,抵御的军队多次都战败。

      咸和三年(328年)二月,苏峻即将到蒋陵覆舟山。

      陶回预料苏峻将绕过重兵驻守的石头城,于是向庾亮建议派伏兵在小丹杨南道伏击苏峻军,但庾亮不听从。

      之后,苏峻果然绕经小丹杨道进攻,更在其间迷路。
    第(2/3)页